辦學理念
    本校以「生命價值的提昇與永續發展,培養慧道中流的南華人」為教育願景;自我基本定位為「生命關懷、公益公義、國際知名教學卓越大學」;實踐「以生命力帶動三好生命力、以學習力提升就業競爭力、以全球觀促進國際移動力」的教育理念;以「飛躍南華、獎優扶弱、追求卓越、邁向國際」辦學方針;以「生命教育、環境永續、智慧創新、三好校園」為辦學特色;並採取六大發展主軸策略來落實前述教育願景、自我定位與教育理念。
 
辦學特色
  • 國立收費、獎優扶弱
  1. 本校的創校宗旨為「公義與公益的大學」,依循該宗旨,前四屆(85學年度至88學年度)學生進入本校就讀,均享有學雜費全免之待遇,前後共達七年不收費,以嘉惠學子、回饋社會。
  2. 本校施行「獎優扶弱」與「海外學習」多項創新措施,103學年度起全面採行國立收費,學生四年學費不僅比照國立大學收費,入學成績達到標準還有多項獎助學金,幫助學生築夢與圓夢,也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
  • 教學卓越,提供優質教學環境與設備,強化學生學習力
  1. 102年起,連續五年獲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2017年獲補助6千萬元,成長20%,全國並列第三,五年共獲補助22千萬元。
  2. 設置高功能互動討論室、數位化翻轉教室、MOOCs磨課師課程上線、自覺學習區、3D創意中心、數位多媒體中心及虛擬攝影棚…等e化教學環境,讓學生突破傳統的方式學習,為學生建構頂尖領先的競爭優勢。
  3. 辦理「典範大師系列講座」、「企業經營與人文講座」、「創業楷模講座」等活動,讓學生從演講中吸取名人的成功經驗。
  4. 102學年度起,每年皆會辦理「南華藝術季」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音樂家、樂團、劇團等藝術表演者蒞校演出,除了提供校內師生觀賞之外,亦免費開放校外民眾前來聆聽欣賞,藉以提升在地居民的藝文氣息與藝術涵養,深獲好評。
  5. 不定期邀請國內擅長繪畫、書法或攝影等知名藝術家蒞校策展辦理藝文展覽,提供校內師生欣賞交流,也免費開放給校外人士觀賞,促進地方藝術風氣。
  6. 在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指導下,本校於新建教學大樓舉辦「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共展出星雲大師81幅書法真跡,相當珍貴,讓校內師生及校外社會大眾可以蒞臨參觀,從一筆字書法中可以感受到星雲大師提倡三好精神與人間佛教的理念,兼具教育與文化的意義。
  • 創推生命教育品牌,形塑三好校園
  1. 致力推廣生命教育、星雲大師倡導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運動,獲教育部設置「國家級生命教育中心」,連續兩年榮獲「生命教育特色學校」,致力提升各級學校生命教育品質,打造生命教育金字塔,讓生命教育從校園擴展至社區、社會甚至國際上,以成為成為國際生命教育標竿為目標。
  2. 以「大學」為生命教育發展金字塔的塔尖,橫向整合大專校院生命教育資源,縱向將資源推廣至高中生命學科中心、各縣市政府單位、生命教育特色校園文化實施計畫學校等機構,進而拓展分享至社區、社會民間團體等,期積極落實、整合、共享、研發、彈性與賞鑑等功能,達到資源統整、政策延續、向下紮根、顧及多元與全面推動的目標。
  3. 生命教育學術研究深耕化,近年來受邀至海內、外學校進行生命教育演講,近600場,受惠師生超過20萬人。
  4. 每年皆以古禮儀式舉辦成年禮,儀式中蘊含著自我肯定、承擔責任、心智成長及感恩回饋的意義,培養學生感恩與回饋心。
  5. 推行正念靜坐與書寫心經,培養學生專注力,對學生的道德、人格修養也很有幫助,書寫心經可以使人安定身心,培養專注力,藉以修身養性,增長智慧,利人利己,也促進國家締造祥和的社會。
  6. 培育珍珠學生,發掘學生專長與潛力,為社會培養菁英人才。
  7. 本校串聯在地中小學組成「嘉言義行心校園」合作交流平台跨校聯盟,包含有秀林國小、山美國小、福樂國小、民和國小、隙頂國小、貴林國小、志航國小、來吉國小,以及新港國中等9所學校,發揮大手牽小手的力量,攜手打造三好家園,以促進社會祥和。此外,也極力推動服務利他,更榮獲得第二屆「服務利他獎」社會青年組第二名。
  • 推動海外學習培養學生國際移動力,培育國際人才
  1. 本校與佛光大學、美國西來大學、澳洲南天大學及菲律賓光明大學等五校共同成立「佛光山系統大學」,並建構以國內收費赴海外留學的2+2雙學位制度,為社會培育優秀的國際人才。
  2. 寒暑假期間除了辦理「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美國西來大學」及「澳洲南天大學」等短期海外學習團,更於大陸、日本及東南亞等地區之姊妹校合作辦理寒暑假移地教學,讓學生可以在世界各地大學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開拓國際視野,每年全校學生出國研習超過10%,除了增長學生的國際視野外,更促進我國在國際上的學術交流。
  • 社會評價獲肯定,學術影響力全國私校第一
  1. 國家圖書館公布「台灣最具影響力學術資源」統計,本校在學術影響力、最佳學術傳播獎授權率、最佳學術曝光獎點閱率、知識分享獎下載率等方面,皆榮膺全國私立大學冠軍,下載數為私校第二名,展現南華大學在辦學品質與學術傳播上的豐碩成果獲各界肯定,且在學術領域之研究深具影響力。
  2. 西班牙機構典藏排名,南華大學全球排名第689名,全國第14名。
  3. Cheers雜誌調查,2016全國辦學績效進步卓越大學,排名第15名。
  4. 遠見雜誌調查,最佳大學排名第41名,私校前20%
  • 學生社會實踐深入社區
  1. 為響應世界水質監測日活動,環境志工隊至台南黃金海岸淨灘,並進行當地水質檢測,更將檢測結果上傳至世界水質監測日網站,與全世界同步分享,透過淨灘活動表達對家園的愛護之意,也希望喚起社會大眾對環境的保護意識與公德心。
  2. 本校將每月第四週的週二訂為「校園淨掃日」,邀集全校師生於校園內淨掃之外,亦不定期至大林鎮為社區淨掃家園,共同為社區妝扮一個乾淨美麗的面貌,提升社區居住品質。
  3. 本校建景系師生長期深入社區並透過實地訪查與規劃,為上林社區成功活化已有80多年歷史的閒置老屋,改造為「上林故事屋」,做為當地藝文展示及民眾休憩場所,展示內容包含上林社區歷史大事紀、社區庶民采風,及上林產業文化發展史等內容,讓大家更加認識上林社區。此外,亦修繕閒置了29年的老屋「78號亭仔腳」並於百年龍眼樹下的鋼構平台進行微建築打造為休憩空間也成為社區亮點,更於南華大學校門口與104縣道交叉口的閒置空地,製作「田埂」意象的裝置藝術,美化環境。南華師生攜手為社區活化老屋,不僅可以讓學生發揮所學、回饋社區也為地方成功打造Long Stay樂活村。
  4. 本校與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共同主辦,並邀請大林鎮民代表會、大林鎮公所、大林國小、世新及國聲有線電視等共同協辦的「現代華陀大林開講」公益講座,每個月邀請一位專家學者至社區演講,與民眾共同分享、探討各種疾病的預防保健及健康防老,落實健康促進生活化,同時也藉此提升民眾對健康保健方面的知識,共計舉辦12場,全程免費回饋社區,邀請民眾一起健康防老,培養正確的保健觀念。
  5. 本校環境志工隊自民國100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推廣永續低碳、關懷環境及水質、農產品碳足跡盤查以及河川巡守…等服務,並曾以「『在地.出發』追尋自然農業的碳足跡」計畫,獲得環保署評鑑績優。在協助環境人文,生態保育、節能減碳方面不遺餘力,且備受各界肯定,曾榮獲青年志工績優團隊全國競賽「環境服務類」特殊貢獻獎。此外,亦利用暑假進行阿里山地區有機農業碳足跡盤查,並至高山田區協助製作堆肥,成功將節能減碳的概念推廣給當地農民。
  6. 南華環境志工隊不僅於國內進行社會實踐,更前往泰國泰北地區參與國際志工服務,進行環境觀察與水質監測、舉辦華語演講比賽、粉刷校園牆面、教導孩童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觀念等多項服務,不僅能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增廣見聞,也為國家促進國際交流。
  7. 本校環境志工隊以「不山不市-青銀少共學環境營造趣」計畫,榮獲教育部青年志工績優團隊第一名。本團隊在「永續低碳推廣、社區學校推廣」發展主軸下,持續將理念從環境面向,擴展到社會面向,並嘗試找出解決方案,該設計方案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契合,希望達到提倡終身學習,青銀少共學;使共學環境能源負擔變小;資源循環,「從搖籃到搖籃」;關注地方社區與邊緣化社區等目標。
  8. 本校狗狗GoGo志工隊自成立以來,不僅關懷校園與鄰近社區的流浪動物,亦極力推廣動物保護觀念,並深入社區加以宣導,讓全校師生及社區民眾大大提升動保意識,建立「友善動物」的家園。
  9. 本校成立「親善大使團隊」,除了支援學校重要慶典活動的貴賓接待、頒獎儀式,平時亦協助接待國內、外重要貴賓,並進行校園導覽解說,介紹學校特色。在「2016世界佛教大學論壇」中,親善大使團隊全程使用英文進行校園導覽,深獲各國與會校長好評與讚賞,也讓國際友校對本校留下深刻的好印象,並促進國際間學術的交流與互動。
  10. 本校學生所組成的「小鎮復活者聯盟」團隊,推動「大林小鎮復活記」,為「萬國老戲院」與曾經繁華的「大林小鎮」量身打造專屬的觀光旅遊宣傳片、設計小旅行路線、印製文創商品等,使目前已獲修復的老戲院,風華再現,並獲得「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之補助。「大林慢遊旅行團」更以計畫名稱「大林不浪漫小旅行企劃」榮獲105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績優團隊競賽第二名。
  11. 本校藉由生技系與大林農民共同契作無毒農產品、促成農夫市集;旅遊系協助設計友善又具特色的慢遊生態環境和行銷推廣,以及結合應用社會學系進行社區服務及推廣在地飲食文化,一起將大林鎮打造為身心靈的健康飲食與旅遊的慢城。經過三年努力,成功與地方政府合作形塑大林鎮,並獲得國際慢城組織認證,使「大林鎮」成為台灣西部第一個慢活小鎮。成為台灣西部首座慢城小鎮。
  • 低碳校園綠色大學
  1. 2016年世界綠色大學評比,獲選百大世界綠色大學,在全球74個國家、516所參與評比大學中,全球排名第83名、全國第4名,其中在廢棄物處理排名更是全球第一,致力打造國際級心靈環保標竿大學。
  2. 本校重視心靈環保與環境永續,創立「永續中心」致力推動節能減碳,並邀請全世界有機農業界領袖齊聚南華大學,一同關心有機農業與環境永續的相關議題。
  3. 本校推動環境永續、致力推動節能減碳,長期施行資源回收、廚餘與落葉堆肥及雨水回收再利用…等節能節水措施,不僅使得垃圾量逐年降低,有效資源回收率高達47﹪,校園全年節能亦至少減少842.96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施行低碳校園方面成效極佳,更計畫性導入能源管理系統,獲經濟部能源局頒贈「ISO 50001認證」。
  4. 為響應政府推動「零災害」的職業安全衛生政策,本校將安全衛生自主管理導入OHSAS 180012007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以確保作業場所安全無虞,並積極參與多場職業安全衛生種子人員教育訓練,配合完成內部稽核與風險評估改善後通過驗證,獲頒「OHSAS 180012007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證書。
  5. 近年來,在節能減碳與環境永續方面,榮獲不少獎項,包含有「環保署環境碳足跡盤查計畫獎」、「嘉義縣政府環境教育績優獎」、「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頒2014台灣企業永續報告獎非營利組織類銀獎」、「教育部評選為大學院校校園環境與安全管理評鑑優等獎」、榮獲「廢棄物減量暨資源回收再利用」優等獎…等。
  6. 本校為落實零碳排放校園的決心,正式推動減塑活動,致力打造零碳排放的綠色校園。近年於校內推行健康蔬食,也推動餐廳內禁止使用一次性容器餐具,師生須自備餐具,也將推動全校禁用塑膠袋。同時,亦秉持「從農場到餐桌」(from farm to fork)之理念,學校也協助大林鎮成為慢活城市;輔導鄰近農民生產南華米及各式農糧產品。
  7. 為響應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發起的「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本校亦舉辦「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系列活動,透過研討會、專題講座、體驗活動以及實地普查之方式推廣環境教育,藉以讓學生更加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與價值,並激發大家對地球環境維護的責任感。
  • 跨領域學習、全面實習,就業力優
  1. 本校積極落實課程與業界結合,並建立學用合一與全面實習制度,不僅與超過390家機構簽訂實習合作,亦與250家企業簽訂產學合作,更廣邀百位業師協同教學,讓學術理論與產業無縫接軌,促進學生畢業即就業。
  2. 各系設置跨領域學程,建置核心學程、學術型與實務型專業選修學程,全面落實「π型教育」,鼓勵學生培養多元興趣,跨領域學習第二專長,並輔導專業考照,強化就業競爭力。
  3. 根據調查,企業界僱主對本校畢業生滿意度達到87%,顯示本校為社會培育人才的成效。
  4. 辦理校園徵才博覽會,提供學子多元化就業資訊與求職就業之輔導服務,藉以讓在地企業至校園徵才,提升社會就業率。
  • 投入公益‧企業永續
  1. 自創校以來即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之精神辦學,善盡社會責任深獲肯定,連續兩年榮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所頒發的「台灣企業永續報告獎」銀獎。
  2. 為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鼓勵銀髮族終身學習,南華大學積極配合教育部辦理「樂齡大學」課程,獲得熱烈迴響,近年來仍持續為銀髮族量身規劃一系列的學習課程,提供長者歡樂、健康的學習園地。
  3. 為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校獲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試辦創新轉型計畫」,辦理『田園藝術樂活體驗學苑』,以創建產學實驗的教育基地,舉辦「銀髮學苑共學體驗營」,規劃一系列課程,提供銀髮族與青年學子「共藝」、「共學」、「共遊」、「共耕」、「共膳」的學習園地,同時也推廣老年身心健康的生活型態,並促進青年學子身心靈的成長。
  4. 本校與財團法人蔡衍明愛心基金會為了照護青年學子及關懷社會弱勢族群,攜手合作舉辦「公益青年送愛下鄉趣」活動,分別於春節、端午、中秋等三節前,致贈關懷禮金予嘉義縣大林鎮在地社區60戶弱勢家庭及該校弱勢學生40名,每戶5,000元,共頒贈50萬元新台幣。
  5. 本校以實際行動落實三好,並響應華山基金會關懷社區老人的系列活動,每年的三大節慶(春節、端午節、中秋)即將來臨之際號召教職員生,一起為大林地區的獨居老人募集關懷禮,讓長輩們快樂過節,師生們皆一同共襄盛舉,並協助推廣勸募活動。
  6. 本校長期與華山基金會合作密切,也不定期辦理活動關懷社區長輩,亦於校內設立『愛心公德桶』,藉以集結全校師生的愛心,本校更特別以「南華行三好,一塊積公德,救救痴老人」為宣傳口號,鼓勵大家順手捐零錢,一塊幫助弱勢的長輩,回饋社會。
  7. 文學系學生「緣劇團」與「正明龍歌劇團」每年聯手打造實驗歌仔戲,並連結產、官、學等資源,於大林萬國戲院舉辦公益公演活動,邀請在地鄉親、大專院校生、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及相關社福機構等公益團體一同欣賞歌仔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