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義訊】南華大學生命教育中心於10月28日邀請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薛清江教授蒞校分享交流,以「融入議題導向書寫的生命教育通識課程設計:從〈電影與道德推理〉課程談起」之主題,與南華教師們分享如何將「問題導向教學法」,(PBL)融入生命教育,展開一場兼具深度思辨與生活實踐的教學交流。
南華大學副校長賴淑玲表示,南華大學長期深耕生命教育,希望透過教師專業社群的共學與對話,讓「生命教育不再只是理念,而是一種可被經驗的溫度」。並指出,往往在談生命教育時,常不自覺講得太偉大,學生背負著一種沉重的理想;其實生命教育應該回到當下、活在此刻,讓學生從每一個體驗中感受生活的真實與美好。賴淑玲副校長強調,教師是生命教育的同行者,唯有老師自己先放慢步伐、用心感受,才能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學會「面對兩難、看見希望」。
薛清江教授以「生命是否可教?」開場,點出當代學生普遍面臨的手機成癮、情緒焦慮及人際互動困難等現象,強調教師若能從議題切入,讓學生在課程中重新理解生命、體會關係與價值,才能讓教育真正觸及生命的核心。他以自身多年通識課程經驗分享《電影與道德推理》課程設計,透過《駭客任務》、《啟動原始碼》、《東京愛情故事》等影像文本,帶領學生從「道德兩難困境」出發,思考抉擇與責任、真實與虛擬、自由與倫理等議題。
在課程實踐中,薛清江教授融入議題導向書寫、蘇格拉底式對話與體驗學習等教學策略,鼓勵學生靜心、書寫與反思,以文字記錄自我成長與價值探索的歷程。他也提到,生命教育的目標,不只是傳遞知識,而是陪伴學生在書寫與對話中學會理解自己,學會如何生活。
講座當天現場氣氛熱絡,與會教師們不僅從薛清江教授的分享中獲得深刻啟發,也互相交流各自課堂上的挑戰與創新經驗。
南華大學生命教育中心執行長李慧仁指出,未來將持續透過教案共作、課程觀摩與成果發表,推動生命教育的實質深化與校園共學文化的成形。
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表示,薛清江教授以生活議題、影像文本與哲學思辨交織的教學設計,展現出生命教育課程的多元樣貌與深厚內涵。未來也將持續秉持「從心出發」的教育信念,推動生命教育在高等教育現場生根發光,讓每一堂課程都能成為與生命相遇的契機。
|
新聞報導
|




